0752-8214331

15018889253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光伏+”又迎新模式,有些模式你可能还没听说过
来源: | 作者:hzcggf | 发布时间: 2022-12-08 | 1082 次浏览 | 分享到:
“光伏+”又迎新模式,有些模式你可能还没听说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据统计,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截至2021年底,我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不久前,在四川甘孜州西南部高原上,我国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四川甘孜兴川实证光伏电站正式投产。

不同于单纯的光伏电站,光伏实证基地就像是光伏行业的“百科全书”,除了在5个实证试验区,综合对比分析127种光伏技术组合外,还将开展“光伏+生态修复”等实证,带动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绿色交通等,产业集群实证方案落地。

图片

“光伏+生态修复”是“光伏+”众多应用中的一个分支。今年6月,国资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要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所谓“光伏+”,即光伏发电和传统多业态的深度融合,这其中既有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也包括与不同发电形式的融合,具有广泛拓宽应用场景、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

目前,已经解锁哪些“光伏+”模式?让我们一同探索~

光伏+农林牧渔:风吹光伏,不只“见”牛羊


光伏之下有什么?有金色的万寿菊花海,有三五成群吃草的羊,有纳凉戏水的鱼儿,有成片的绿树,浓厚的绿荫……光伏+农林牧渔,构建了上面发电,下面种植、养殖的立体格局,田间、山野、草场、池塘,绿意更浓。



图片

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20兆瓦,年产绿电约2750万度,光伏板下种植弱光农作物,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

农光互补智慧能源项目利用光伏场地种植大豆等农作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

光伏还可与大棚实现有机结合。农业大棚内,铁皮石斛正茁壮成长。

光伏电站采用“光伏+农牧业”模式,利用农牧业大棚、畜舍棚顶及大棚、畜舍之间的空间安装光伏组件,牛羊在光伏板下惬意地吃草。

漫山的光伏板不知疲惫地吸收着光热能量,犹如一朵朵绽放的太阳之“花”。

电站采用“渔光互补”新型光伏发电模式,湖面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光伏阵列下“藏着”龙虾、鱼、泥鳅等。电池板遮挡的部分阳光,减少了藻类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繁殖,提升了水质。


光伏+生态修复:戈壁滩、深陷区“阳光”转型


光伏电站同时具备一定防风固沙、生态修复功能,于是蓝色的“光伏海”覆盖了遍地黄沙,填补了弃置水面,荒凉戈壁滩开出“向日葵”。



图片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茫茫库布齐沙漠中一幅蔚为壮观的“骏马图”跃然于黄沙之上。这可不是沙画,是“骏马”光伏电站,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这匹“骏马”不仅能发电,还能进行沙漠治理和生态修复。

图片

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固沙”的方式,有效治理荒漠戈壁面积约788万平方米。

图片

在日照充足的荒漠地区架设地面光伏组件,加装光感追踪模块,组件正面实时追光移动,最大限度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水面上,一片片光伏板在浮体的衬托下排列整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漂浮式光伏电站。该电站不仅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量蒸发、漂浮体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等优势,还可以对光伏组件及电缆实施“降温”,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光伏+建筑:不仅仅是“爬上”屋顶与幕墙


目前实现绿色光伏建筑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传统的BAPV,指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新兴的BIPV,指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也即建筑光伏一体化。如今,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价格上同样占据优势的BIPV正扑面而来。



光伏智慧停车场,在实现便捷停车、智能充电的同时,还实现了供电发电的自给自足。

由广东灿光光伏公司承建的惠州雪榕生物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利用车间的屋顶建设5MW分布式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站。项目25年寿命期内预计可发电超过13000万度。

图片

雄安站站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亚洲最大火车站屋顶光伏电站,铺设在屋顶的光伏板不仅美观,还可为高铁站提供20%的绿色电力。

图片

山东省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商业综合体屋顶可利用面积1.1万平方米,充分利用钢架屋面及彩钢瓦屋面的有效空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574块、光伏面板面积6000平方米,所产生的清洁能源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商业综合体。


光伏+新能源:绿色能源不再怕“老天变脸”

单一的光伏发电主要“靠天吃饭”,没有光照时就不能光伏发电。如今,光伏+新能源的解决方案,让光伏发电不再怕“老天变脸”,甚至让太阳“被迫加班”。


图片

图片

与光伏发电项目相比,青海共和光热示范电站有一项神奇的“能力”,可通过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即使在太阳下山后依旧能够发电,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该电站配置的6小时储热系统,使电站夜间或阴雨天也可源源不断输出清洁电力。

图片

光伏制氢,能够消除光伏发电昼夜变化大、发电量不稳定对电网调节造成的负担,将不稳定能源转化为氢能储存,实现发电曲线平抑。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通过电解水方式制氢,建成投产后年产绿氢将达到2万吨,是全球在建最大的绿电制氢项目。

图片

河北张家口计算基地绿色数据中心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风电装机容量120兆瓦、光伏装机容量80兆瓦,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4.2亿千瓦时。其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实现风光互补,拥有更高的系统供电稳定性。

从屋顶到公路,从农田到戈壁滩,从“小而美”到“蔚为壮观”,如今,光伏正以“上山下海”的节奏,开拓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

公司简介:

广东灿光光伏有限公司位于叶挺将军故里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是由原尚德电力及晶科能源的高管胡灿光先生于2016年组建成立的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000万元,是广东地区最早一批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的一体化新能源企业,公司是上市企业隆基、天合及阿特斯在华南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以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为主,兼营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项目遍布湖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浙江、云南等地,在系统集成设计、施工安装中得到了客户及供电系统的一致好评,2018年,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在对全省光伏公司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安装及运营维护的评定中,公司是惠州地区唯一一家被广东省太阳能协会评定为项目建设规范型的企业。

2021年广东灿光光伏有限公司与惠州市政府直属企业惠州市产业投资集团签定战略合作,合资成立平台公司加快推进光伏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目前已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惠州农商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光伏项目战略合作,致力于为光伏客户提供专业的光伏项目融资服务(光伏贷)。同时与多家国际融资租赁公司达成合作,可为工商业客户提供光伏电站的投融资、设计咨询、政府申报、施工建设、并网及运维等全方位的服务,为客户和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有长期稳定投资收益的清洁能源电力产品。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半岛1号二期8010


了解更多国家政策及行业资讯,请扫码关注我们公众号